您好,请 登录注册

大水

FANHALL ID: if00696
> 投票或上传图片(2)
> 浏览/分享相关视频(0)
评分: (不足5人暂不计算)
(共 1 人评价)
片名: 大水
其它片名: /Flood
导演: 董钧
制片人: 蒋显斌
摄影: 薛明
声音: 刘龙
剪辑: 董钧, 刘佳
音乐: 张樵
片长: 180分钟
年份: 2008年
类型: 纪录片
国别: 中国
语言:
格式:

影片概述 . . . . .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亮点。当时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订计划轮廓。1957年,三门峡水利工程开始筹建施工设备,陕州也因此改建制为三门峡市。三门峡工程是对黄河河流生态、特别是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黄河三门峡至潼关的淤积泥沙至今没有解决;关中平原50多万亩农田的盐碱化;水库淹没了大量农田;水库毁掉了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黄河航运中断;30万移民的生活未能安置好,许多移民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禹庙。创建于元代大德五年,传说在唐尧虞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舜派禹治理洪水,据说禹在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新豫村。三门峡工程上马了,黄河滩荒芜了,社会治安混乱了,政府命令相关单位、部队进驻黄河滩,而随之产生了与当地农民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四十多年过去了,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一座消失的古城。历史深处金戈铁马的潼关,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浩叹不已的潼关,已然不在。这座古城死得不明不白:按照水库最初的规划,它该静静地躺在水库下面。人,搬了;城,拆了。而如今这里却成了威尼斯大酒店和黄河鱼烧烤园。
民间诗人。马健文是华阴县冯东村的一个民间诗人,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当年外迁至青海。用四十年的时间写下了几百首诗词,有很多都是关于移民和流亡生活的。
治水,是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政绩体现,更是他们的理想。如今,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相继上马,造价与规模越来越大,它们覆盖在中国所有经济最活跃的命脉上,在发电的同时充满着潜在的危机。

导演阐述 . . . . . .

每个人的梦想与希望都是不同的,但有一群人,他们的梦想却无奈的一样,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园和故土。因为中国的第一个水利工程,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牺牲了自己,保障了国家和其他人民的利益。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大都已经步入老年,四十年的流亡生活和数次的搬家与重建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贫困,曾经关中地区最富饶的土地已经随着生态的恶化洪灾不断,而国家下拨的救灾款迟迟得不到基层的落实。
在这四十年里,他们自迁自建,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同时却也为现实的残酷而心力交瘁。我们没有选择长江三峡和周边的生存环境是因为那里只是事物的前端,国际舆论早已给与了强烈的关注,而作为中国第一座水坝的三门峡早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更关切到那些曾经勇于献身的卑微的人民们,因此我们选择了受灾最为严重的渭南地区作为突破口,地毯式的为他们造像,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井市生活。
大水作为影片的名子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拍摄到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治水英雄大禹的大禹庙、依水而生的渡口、吊桩种地的新豫村、因水而消失的古城潼关、和水结下恩怨的民间诗人马健文、中国第一座水坝三门峡。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像符号贯穿在整个影片的叙述之中,形成了内在的隐喻与象征,希望水最终超越它自身上达到一种哲学与生命上的思考,产生一些触动,我想这便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获得奖项 . . . . . .

“第27届法国国际环境电影节•中国日单元”/法国
“清华大学文津清影放映”/北京
“首届中国当代独立电影祭•开幕影片”/成都
“守望梦想UCCA-CNEX纪录片展映周”/北京
“中国第六届纪录片交流周•非竞赛单元”/北京
“云之南纪录影像论坛•特别展映单元”/昆明
“痴人•说梦-CNEX主题纪录片影展”/台湾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fanhallfilm, 1233212, 董钧

以下1人看过 . . . . . . ( 更多 ) ( 我也看过 )

赵傻傻影碟 看过
评分: 5分 年月:2010.05

董钧导演的其它影片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谁在关注这个片子 . . . . . .

你可能会喜欢的影片 . . . . . .